由於製作時期不同,加上宋體與黑體本身在風格上的差異,昭源黑體與昭源宋體在筆形選擇上未必完全一致。然而,兩者在設計理念上仍遵循相同原則,簡介如下:
1. 以熟悉為依歸
思源黑體/宋體(香港版)是根據《香港電腦漢字參考字形》中的字形標準設計而成。文件以手寫楷書為基礎,採取「宋體與楷體字形規律一致的總體原則」,字形規律「並無楷宋之分」,以維持手寫和印刷字形的一致性。
然而,這種做法將不少原本只出現在手寫楷書,或過去印刷體中甚為罕見的筆形引入印刷體,導致部分筆畫對一般讀者而言顯得陌生,甚至可能影響辨識與閱讀流暢性。
昭源宋體則參考了「事實標準」,亦即社會上實際廣泛使用、經市場驗證的商業字體所反映的主流字形風格。這些字體傾向優先考慮版面美感與實際閲讀需求,不會強求依循手寫筆觸。雖然昭源宋體並不依循特定官方標準,其字形設計已在正體中文社群中獲得廣泛接受。
|思源宋體(香港)

|昭源宋體

2. 兼顧印刷體效果
楷體作為手寫風格,與作為印刷體的宋體、黑體在字形結構上本來就有分別。若過度強調書寫筆形,反而會削弱印刷體原有的端正與整齊感。
昭源字體比較着重顯示效果,會視情況脱離標準字形中一些硬性規定。
|思源宋體(香港)

|昭源宋體

①「女」部件不穿頭和作偏旁時保持橫筆的設計有助於部件的平衡和穩定。
②避重捺本屬手寫楷書概念。印刷體的「茶」字最後的點筆不避重捺,在標題、招牌一類場合反而更覺端正。
|思源宋體(香港)

|昭源宋體

①「雨」部件採用傳統印刷體的橫筆,減低跳躍感。
②不強求所有筆畫依足手寫書體的細節,減低字體在小字號或粗體時的視覺干擾。
3. 擇優而從
有些筆畫本來不屬「標準差異」,但思源字體因為各種原因以「地區差異」將寫法區分開來。昭源字體會盡量選擇設計較佳的版本,不拘泥於原來字體對此類筆畫的地區劃分。
|思源宋體(香港)

|昭源宋體

大多數筆畫的相連與否其實不屬標準差異。「無」字上方和「⺮(竹花頭)」部件,昭源字體決定選用思源字體「中日韓」版本的上下相連版本,因為這比思源「港台」版的做法可以減低視覺辨認上的混亂。
而在黑體,對於「金、食」等「人」部件在頂部的字,思源黑體對「人」字兩筆起筆是否黏連視為「日韓」版和「中港台」的地區差異(日韓版黏連,中港台版則否)。但事實上黏連寫法起碼在港台標準並無問題。昭源黑體選用整體設計明顯較佳的「日韓」版字形。
|思源黑體(香港)

|昭源黑體

思源黑體沒有符合昭源選定筆形的「食」字旁(「日版亼」加「港版艮」)寫法。為保持排版時字形一致,昭源黑體會按選定式樣重繪相同部件的字。